🎨
application-framework
  • Introduction
  • 设计模式篇
    • 设计原则
      • 单一职责原则
      • 里氏替换原则
      • 依赖倒置原则
      • 接口隔离原则
      • 迪米特法则
      • 开闭原则
    • 代理模式
    • 工厂模式
    • 策略模式
    • 等等..设计模式
    • 常用设计模式在开源软件的应用
    • Template设计模式介绍
  • SpringBoot篇
    • SpringBoot官方教程结构图
    • SpringBoot启动过程源码分析
    • SpringBoot启动过程定制化
    • SpringBoot实现自动配置的基础
    • SpringBoot实现自动配置的原理
    • SpringBoot启动类源码分析以及@EnableAutoConfiguration和@SpringBootApplication讲解
    • Enable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 是如何工作的 ?
    • ConfigurationClassParser 是如何工作的 ?
    • SpringBoot源码分析之Spring上下文refresh(重点)
    • SpringBoot中的ApplicationContext - 执行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初始化器
    • SpringBoot常用配置-Profile
    • Spring Boot API 版本权限控制
  • Mybatis篇
    • Mybatis基础教程
    • Mybatis-Spring基础教程
    • Sqlsession原理
    • Mybatis代码架构分析
    • Mybatis事务
    • Mybatis与Spring集成事务相关问题
    • 结果/参数绑定
    • Mybatis插件拓展/插件原理
    • Mybatis 使用Ehcache缓存机制//自带缓存与Spring结合使用
    • 使用代码生成器快速开发
    • Mybatis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
    • Mybatis配置打印SQL语句
    • 持久层框架mybatis如何防止sql注入
    • SqlSessionTemplate与SqlSessionDaoSupport讲解
    • MapperFactoryBean与MapperScannerConfigurer讲解
    • Spring+MyBatis多数据源配置实现
    • Mybatis与Spring集成事务相关问题
  • Spring源码解读篇
    • Spring 架构图
    • Spring核心结构及组件分析
    • Spring5 Framework体系结构
    • Spring源码剖析
      • BeanFactory
      • BeanPostProcessor源码讲解
      •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源码讲解
      • BeanDefinition源码解析
      • RootBeanDefinition源码解析
      • AnnotatedBeanDefinition源码解析
      • ApplicationContext源码讲解
      • IoC容器的初始化?
      • @Configuration源码讲解
      • Bean的注解(annotation)
      • @ImportSelector、@Import、ImportResource工作原理分析
      • Bean的生命周期
    • IOC机制从设计理念/实现原理到源码解读
    • AOP实现原理
      • aop编程思想
      • aop在Spring中的应用
      • cglib和jdk动态代理
        • java/jdk代理实现与原理详细分析
        • cglib实现动态代理
    • Transaction事务处理源码分析及高级特性
      • 事务概念
      • Spring事务传播
      • 事务隔离级别
      • 事务实现源码分析
      • Spring事物应用实战(一)
      • Spring事务应用实战(二)之spring+hibernate+JTA 分布式事务的例子
    • SpringMVC源码解读
      • DispatcherServlet说明
      • 核心流程剖析及原理分析
      • 请求映射机制
      • 参数绑定与转换机制
      • 页面渲染机制
      • ContextLoader加载过程
      • web.xml 中的listener、 filter、servlet 加载顺序及其详解
      • Spring中WebApplicationContext、DispatcherServlet与web容器的ServletContext关系梳理
    • Spring新版本特性解读
  • JPA篇
    • 简单叙述
    • 基础教程
    • SpringData Jpa、Hibernate、Jpa 三者之间的关系
    • Spring data jpa 全面解析
    • 数据库schema含义
    • 数据库schema与catalog简介
    • Jpa关联映射以及字段映射注解讲解
      • @Entity、@Table、@id
      • @GeneratedValue
      • @Basic、@Column、@Transient
      • @MappedSuperclass、@Embedded、@OrderBy、@Lob、@Data
      • @OneToOne级联配置
      • @OneToMany、@ManyToOne级联配置
      • 更新的同时删除多的一方的旧数据
      • cascade级联属性讲解
      • JpaSpecificationExecutor接口
      • @Query 创建查询
      • @NamedQueries创建查询
      • @CreateDate @LastModifiedDate @EntityListeners、@SQLDelete、@Where
      • 注解关联时报错总结
      • JPA 多对多关联 中间表带有属性 两个外键作为中间表的联合主键时 直接操作中间表查询修改的方法
    • Jpa 使用@Query查询时 (参数可能为空)语句
    • Jpa校验/验证注解
      • Jpa的list校验方式
      • Jpa的基础校验/验证注解
  • Hibernate篇
    • Hibernate基础教程
    • Hibernate主键生成策略
    • Hibernate的体系结构
    • Hibernate面试题
    • 自定义一个方言类——Hibernate Dialect
    • Hibernate 不同数据库的连接及SQL方言
    • Hibernate中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的具体区别是什么?
    • Hibernate中,对象有三种状态: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  • 参考文档:
  • 概述
  • 来源历史
  • 模式与意义
  • 相关描述

Was this helpful?

  1. 设计模式篇
  2. 设计原则

迪米特法则

Previous接口隔离原则Next开闭原则

Last updated 5 years ago

Was this helpful?

参考文档:

24种设计模式介绍与6大设计原则.pdf 链接: 密码: i238

概述

迪米特法则(Law of Demeter)又叫作最少知识原则(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 简写LKP),就是说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,不和陌生人说话。英文简写为: LoD.

来源历史

1987年秋天由美国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Ian Holland提出,被UML的创始者之一等普及。后来,因为在经典著作《 The Pragmatic Programmer》而广为人知。

模式与意义

迪米特法则可以简单说成:talk only to your immediate friends。

对于OOD来说,又被解释为下面几种方式: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尽可能少的与其他实体发生相互作用。每一个软件单位对其他的单位都只有最少的知识,而且局限于那些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软件单位。

迪米特法则的在于降低类之间的。由于每个类尽量减少对其他类的依赖,因此,很容易使得系统的功能模块功能独立,相互之间不存在(或很少有)依赖关系。

迪米特法则不希望类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。如果真的有需要建立联系,也希望能通过它的来转达。因此,应用迪米特法则有可能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: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中介类,这些类之所以存在完全是为了传递类之间的相互调用关系——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。

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设计模式的()和中介模式(Mediator),都是迪米特法则应用的例子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Ian Holland对计算机科学的贡献也仅限于这一条法则,其他方面的建树不多,但是,这一法则却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领域,在其他领域也同样适用。比如,美国人就在航天系统的设计中采用这一法则。

相关描述

狭义的迪米特法则

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直接通信,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当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。如果其中的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某一个方法的话,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这个调用。

朋友圈的确定

“朋友”条件:

1)当前对象本身(this)

2)以参量形式传入到当前对象方法中的对象

4)当前对象的实例变量如果是一个聚集,那么聚集中的元素也都是朋友

5)当前对象所创建的对象

任何一个对象,如果满足上面的条件之一,就是当前对象的“朋友”;否则就是“陌生人”。

狭义的迪米特法则的缺点:

在系统里造出大量的小方法,这些方法仅仅是传递间接的调用,与系统的商务逻辑无关。

遵循类之间的迪米特法则会是一个系统的局部设计简化,因为每一个局部都不会和远距离的对象有直接的关联。但是,这也会造成系统的不同模块之间的通信效率降低,也会使系统的不同模块之间不容易协调。

广义的迪米特法则在类的设计上的体现:

优先考虑将一个类设置成不变类。

尽量降低一个类的访问权限。

谨慎使用Serializable。

尽量降低成员的访问权限。

3)当前对象的直接引用的对象

和实际上就是迪米特法则的应用。

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WnFwH9_o29Z48UpQyadiPA
Booch
初衷
耦合
友元类
门面模式
Facade
实例变量
门面模式
调停者模式